2023年,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全力打造全链条、全流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党政同责落地。一是开展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工作落实和评议考核双促进。二是持续推进“两个责任”工作落实。第四季度全区新增各级包保主体1188户,督导完成率92.6%,承诺书上传率100%,发放包保干部工作手册400份,提升各级包保干部履职水平和督导质效。三是完成“两个责任”国家督导迎检工作。对全区食品销售及餐饮服务经营主体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覆盖规范整改,圆满完成督查组随机抽取的A、B、C、D级4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现场检查工作。
紧盯重点领域,强化食安监管水平。一是加强“一老一小”食品安全监管。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45家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店进行监督检查,排查发现问题隐患14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民政部门、街道办及社区养老机构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检查,全力保障老年人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二是加强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以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为切入点,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共检查集中用餐单位108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3份。三是加强“三小”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按照“一坊一档、一摊一卡”原则,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先后上门指导30余次,规范“三小”行业经营行为87家,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凝聚多方合力,全力推进食安共治。一是构建“网格+食安”新型治理模式。通过实行群众“点单”、网格员吹哨“下单”、市场监管部门“买单”的食安共治机制,打通食品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受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10起,满意率100%。二是推进智慧食安监管工作。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将341家餐饮单位、71家学校食堂纳入非现场电子监管系统,利用移动执法系统监管2997次,违法抓拍109次,实现线上视频巡查与线下实地监管融合。三是“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以群众亲手去“点”、亲眼看“抽”、机构承“检”的方式,开展奶茶、月饼系专项活动2次,进市场、进早市活动2次,有效提升社会参与度和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城中区将继续坚持“严”的总基调,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构建“智慧监管、网格溯源、闭环共治”机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